脾胃功能较差表现为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嗳气、打嗝、便秘、腹泻等症状,对于此类患者,民间常用艾灸缓解上述症状。通过艾灸脾俞、胃俞、中脘、梁丘、足三里,治疗脾胃功能较差效果较好。
1、脾俞:位于背部,在第11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左右旁开1.5寸。主治:脾俞为脾的背俞穴,可健脾利湿。适用于腹胀、腹泻、呕吐、痢疾、便血等。
2、胃俞:位于背部,当第12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左右旁开1.5寸。主治:为胃的背俞穴,可和胃健脾。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,如胃溃疡、胃炎、胃痉挛、呕吐、恶心等。该穴还可以配合治疗由于胃肠功能引起的身体消瘦等消化系统病证。
3、 中脘:肚脐上4寸(一个手掌宽)。 主治:胃痛、腹痛、肠鸣、呕吐、泄泻、痢疾、脾胃虚弱等。 尤其是受凉后引起寒冷性腹痛、腹胀效果较理想。
4、梁丘:位于膝盖外上缘直上2寸,当伸直下腿则出现一个凹陷处。 主治:胃痉挛性疼痛、膝关节肿痛、乳痈、下肢瘫痪。
艾灸的方法
建议温和灸,每天1-2个穴位,时间总量不超过20分钟,艾灸顺序:先灸头面躯干部后灸四肢部,按先背部后胸腹。艾灸先左后右,先上后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