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- 常见症状

消化不良艾灸

2020-05-22 13:05:08

浏览 

字体: 放大 缩小
消化不良是指具有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,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,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、上腹灼热感、餐后腹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,可同时存在上腹胀、嗳气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等,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。
艾灸取穴


脾俞穴、
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

胃俞穴、
在脊柱区,第12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。



章门穴、
 章门穴在腋前线,第一浮肋前端,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。



中脘穴、
位于人体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4寸

寒邪直中型:胃痛暴作,甚则拘急作痛,得热痛减,遇寒痛增,口淡不渴,或喜热饮;舌苔薄白,脉弦紧。
加灸:大椎穴



饮食停滞型:暴饮暴食之后,腹部疼痛,胀满不消,疼痛拒按,得食更甚,嗳腐吞酸,或呕吐不消化食物,其味腐臭,吐后痛减,不思饮食或厌食,大便不爽,得矢气及便后稍舒;舌苔厚腻,脉滑有力。
加灸:足三里穴



肝气犯胃型:腹部胀满,攻撑作痛,脘痛连胁,胸闷嗳气,喜长叹息,大便不畅,得嗳气、矢气则舒,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;舌苔薄白,脉弦。
加灸:太冲穴



中脏虚寒型:腹痛绵绵,时作时止,痛时喜按,喜热恶冷,得温则舒,饥饿劳累后加重,得食或休息后减轻,神疲乏力,气短懒言,形寒肢冷,胃纳不佳,大便溏薄,面色不华;舌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
加灸:中脘穴


艾灸频率:
每天2-3个穴位、每个穴位15-20分钟,连续艾灸5天休息2天

重视生活调摄。饮食以少食多餐、营养丰富、清淡易消化为原则,不宜饮酒及过食生冷、辛辣食物,切忌粗硬饮食,暴饮暴食,或饥饱无常。

应保持精神舒畅,避免情绪紧张,劳逸结合,避免劳累。

食疗方:佛手粥。佛手30克,煎汤去渣,粳米150克,加水适量煮粥,粥成后加冰糖并入佛手药汁烧煮即可。适用于老年胃弱所致消化不良、嗳气、胃痛者。
63.5K

本文来源: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!

Copyright © 2016-2020艾灸学习网 | 【有艾之家】艾灸的好处与功效-艾灸注意事项 | 免责声明 | 网站地图 | 京ICP备20014543号-1